当前时间:
 

习近平同志之江新语选读

2014-03-12 作者:姜舟斌 来源: 浏览次数:0


习近平同志之江新语选读
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二○○三年七月十七日)
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基础,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手中的权就难以真正为民所用,也就难以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
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22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他把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只有学习和树立这五种崇高的情感,才能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文风体现作风
(二○○五年八月十九日)
在一定意义上文风也体现作风,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现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文风,喜欢写长文章,讲长话,但是思想内涵却匮乏得很,就像毛主席所批评的那样,像“懒婆娘的裹脚”。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其实诀窍很简单,可用郑板桥的对联概括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最要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文,那种“穿靴戴帽”、空泛议论、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弊病,都要防止和克服。
当然,我们提倡短文、短话,并不是说凡是长文就一定不好。有些重要的内容,有些深刻的道理,该强调的还是要强调。总的原则是,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倡导短风,狠刹长风。“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为文也是这个道理。
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
(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当前,自下而上进行的市、县和乡镇领导班子的集中换届工作即将全面完成。新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作风、展示什么样的形象、追求什么样的业绩,是广大党员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新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首先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体现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的要求,省委专门在市、县领导班子中开展以“团结和谐干在实处、科学发展走在前列”为主要内容的“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以此作为全省“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应积极投身于“作风建设年”活动之中,恪尽职守,勤勉自励,既自觉承担起作风建设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职责,又努力做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营造者,以进一步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树立形象,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领导干部既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严格要求他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防止隔岸观火光吆喝、卷起袖子不干活的现象,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既抓好本级,又带好下级,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的引领和主体作用。
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做好“样子”
(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
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现在确实有少数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官样子”不怎么的,“官架子”倒不小。
样子”与“架子”,表面上看有点相似,内在的涵义则有天壤之别。“样子”是好的形象,是群众欢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干部的德才和实绩。“架子”则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众不欢迎的形象。群众心中“官样子”好的干部,就是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这在牛玉儒、郑培民、郑九万等一大批党和人民的优秀干部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但是也有少数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滋生了“当官做老爷”的封建习气,像模像样地端起了“官架子”,独断专行,脾气越来越坏,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与下属和群众越来越远。我们要始终牢记,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事实充分证明,领导干部做好“样子”,其同群众的关系就密切,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官架子”大,其同群众的关系就疏远,工作起来就会举步维艰。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胡锦涛总书记所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切实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放下“架子”亲民爱民,做出好“样子”率先垂范。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二○○四年三月三日)
    能否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展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有密切关系。
    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地工作;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一个干部树政绩如果是为了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就根本做不到求真务实,根本不可能对群众负责,根本不可能专心致志抓落实。当然,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努力在为民动真情、谋利出实招中,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
(二○○四年三月二十日)
    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
    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逐步走到腐化堕落境地的。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小事当慎,小节当拘,确是对领导干部的金玉良言。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慎独慎微,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浙江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各级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亲商、富商、安商;另一方面,同企业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
    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千万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摔跟头,这方面教训太多了。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两袖清风,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
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二○○五年二月七日)
    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尤其是我们省级领导干部,众目睽睽,大家关注,更应注重身体力行,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给人们以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行为上的良好示范,在领导工作中靠前指挥,在钱物使用上严守规定,在用权用人上坚持原则,在处理问题上公道公正,在解难帮困上
    尽心尽力,在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在生活待遇上不搞特殊化,在团结共事上胸怀坦荡,努力展示自身过硬、组织信赖、下级钦佩、群众拥护的良好形象。
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党的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党的干部的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其外在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作风同样至关重要。
  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和为民执政意识,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本领,切实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思考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自己该怎么办,切实增强执政的忧患意识,切实在领导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执政本领,切实树立良好的执政作风,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
  (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当前,自下而上进行的市、县和乡镇领导班子的集中换届工作即将全面完成。新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作风、展示什么样的形象、追求什么样的业绩,是广大党员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新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首先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体现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的要求,省委专门在市、县领导班子中开展以“团结和谐干在实处、科学发展走在前列”为主要内容的“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以此作为全省“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应积极投身于“作风建设年”活动之中,恪尽职守,勤勉自励,既自觉承担起作风建设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职责,又努力做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营造者,以进一步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树立形象,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领导干部既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严格要求他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防止隔岸观火光吆喝、卷起袖子不干活的现象,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既抓好本级,又带好下级,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的引领和主体作用。
 
  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做好“样子”
  (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
  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现在确实有少数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官样子”不怎么的,“官架子”倒不小。
  “样子”与“架子”,表面上看有点相似,内在的涵义则有天壤之别。“样子”是好的形象,是群众欢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干部的德才和实绩。“架子”则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众不欢迎的形象。群众心中“官样子”好的干部,就是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这在牛玉儒、郑培民、郑九万等一大批党和人民的优秀干部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但是也有少数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滋生了“当官做老爷”的封建习气,像模像样地端起了“官架子”,独断专行,脾气越来越坏,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与下属和群众越来越远。我们要始终牢记,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事实充分证明,领导干部做好“样子”,其同群众的关系就密切,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官架子”大,其同群众的关系就疏远,工作起来就会举步维艰。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胡锦涛总书记所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切实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放下“架子”亲民爱民,做出好“样子”率先垂范。
心无百姓莫为“官”
(二○○四年一月五日)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
 
要“干事”更要“干净”
  (二○○七年一月二十四日)
    领导干部不仅要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特别是对事业要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仅仅是上级推着干、群众推着干,首先是自己要始终充满激情、充满干劲,这样去干事业,才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
  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工作职能的转变,“有为”和“无为”发生了一些变化,党委、政府抓管理和服务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加重了。这在我省这样的市场经济先发地区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更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干事,怀着如临如履的心态保持干净。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了“温水效应”之中。这样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干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廉洁自律,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而且还要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指导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风气,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二○○三年七月十七日)
  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基础,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手中的权就难以真正为民所用,也就难以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
  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22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他把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只有学习和树立这五种崇高的情感,才能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文风体现作风
  (二○○五年八月十九日)
  在一定意义上文风也体现作风,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现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文风,喜欢写长文章,讲长话,但是思想内涵却匮乏得很,就像毛主席所批评的那样,像“懒婆娘的裹脚”。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其实诀窍很简单,可用郑板桥的对联概括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最要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文,那种“穿靴戴帽”、空泛议论、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弊病,都要防止和克服。
  当然,我们提倡短文、短话,并不是说凡是长文就一定不好。有些重要的内容,有些深刻的道理,该强调的还是要强调。总的原则是,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倡导短风,狠刹长风。“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为文也是这个道理。
 
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二○○五年二月七日)
    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尤其是我们省级领导干部,众目睽睽,大家关注,更应注重身体力行,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给人们以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行为上的良好示范,在领导工作中靠前指挥,在钱物使用上严守规定,在用权用人上坚持原则,在处理问题上公道公正,在解难帮困上尽心尽力,在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在生活待遇上不搞特殊化,在团结共事上胸怀坦荡,努力展示自身过硬、组织信赖、下级钦佩、群众拥护的良好形象。
   激浊扬清 正字当头
  (二○○六年二月二十日)
    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庭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兴国安邦正百官,要稳社固稷泽百姓,就必须惩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国家才有希望,社稷才能稳固。
  当前,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在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面前,党员干部就应坦荡做人,一心为民,视民为根,具有“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努力造福一方、平安一域。党员干部如果失去律己之心,随波逐流,趋利媚俗,放纵自己,就会混淆是非,走上邪路,使国家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所以,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做到身在顺境而不骄纵,身处逆境而不失志,宠辱不惊,处变不乱,扎实工作。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党员领导干部正字当头,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才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褒扬正气、贬抑邪气,尊崇廉洁、鄙弃腐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他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众所周知,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个解决这些时代问题的持续过程。我们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与别的时代、别的国家所不同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现阶段就业、社会保障、协调发展、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就是时代的声音,也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对这些时代问题,首先要从时代的高度、大局的高度去看待、去研究,科学分析当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分析成因,寻找对策,科学解决。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
 
 
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 
 (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领导干部在急难险重等关键时刻,应该冲在最前列;面对目前大量的群众信访问题,领导干部也应站在最前面,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
    我省去年以来实行的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就是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通过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各地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不是信访工作的唯一形式,也不是越俎代庖,取代基层工作,而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一种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这有利于进一步畅通与基层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有利于面对面地检查督促基层信访工作,有利于发现倾向性问题,深化规律性认识。提倡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下去。
 办法就在群众中
  (二○○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在困难面前,是束手无策、畏缩不前,还是克难攻坚、奋力前行?作为领导干部理所应当选择后者,应该千方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好措施、好办法,努力解决困难。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
  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省委作出的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调查研究多了,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作出正确决策,推进工作落实,才能够不断增进与群众感情,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扎扎实实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善于同群众说话
  (二○○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事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
    因此,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这说明,只有在平时多做过细的群众工作,才能真正取得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有了这个牢固基础,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才容易同群众说上话、有沟通、好商量、能协调。
 
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
(二〇〇三年七月十三日)
    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只有这样,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做到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
 
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
(二〇〇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知识层出不穷,迫切要求我们每个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问题。
    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始终把加强自身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号召。邓小平同志说:“学习是前进的基础。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再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在加强学习上为全党树立了榜样。
    面对我们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时代要求还不相符合的严峻现实,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
 思想认识上的收获更有长远意义
(二○○四年十一月十日)
    磨刀不误砍柴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思想认识上的收获,比我们在发展上的收获更有长远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上,做了大量的统一思想的工作。但统一思想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有的同志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态度上是积极的,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容易产生偏差,把科学发展观与宏观调控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事实上,宏观调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宏观调控把滥用土地的闸门关住,把过热的投资降下来,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清理掉,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当然,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现在我省各级党政领导在这方面的认识是统一的。我们要继续花力气、下工夫,认真做好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统一思想的工作,使全省上下不断提高思想上的坚定性、行动上的自觉性和工作上的创造性。
 
多种声音和一首乐曲
(二○○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环节。由于人们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个人阅历和知识结构不一,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不尽相同,在讨论问题、作出决策时自然会见仁见智,发出“多种声音”。这“多种声音”,正是坚持集体领导、形成科学决策的基础。而“一种声音”,甚至于“悄然无声”,看起来是高度集中、至高威信,实非好事。
   “一把手”的领导艺术,就在于有容人之气度、纳谏之雅量,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确保党委班子认识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这就像一支乐队,只能有一个指挥。离开了指挥,乐队的演奏不协调,大家各自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就变成了“杂音”。乐队指挥的高超技艺,就表现在他能巧妙精致地指挥乐队,吹拉弹唱,丝竹和谐,齐奏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就应该成为这样的指挥,善于把“多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曲”,从而使领导集体的决策尽可能反映客观实际,符合人民利益。
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四年六月十六日)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在工作顺利的时候,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不难,难的是在面对众多矛盾和问题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制约的矛盾困难,一些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这对当前的发展,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有害的。在任何时候,做任何工作,都会有矛盾、有困难,解决矛盾和困难是对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矛盾和困难,我们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要有大无畏的气概,要有克难攻坚的勇气,从战略上藐视矛盾和困难,在战术上重视矛盾和困难,千方百计化解矛盾,战胜困难,这才能显出领导干部的真本领、硬功夫。没有矛盾和困难,还要我们这些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干什么?现在,要想顺顺当当当太平官是不可能的。当官就要为民办实事,干工作就是同矛盾和困难作斗争。不是仅仅不贪污,不腐败就可以了。如果面对困难垂头丧气,占着位置毫无作为,那还是一个不合格的领导干部。  
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党的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党的干部的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其外在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作风同样至关重要。
  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和为民执政意识,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本领,切实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思考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自己该怎么办,切实增强执政的忧患意识,切实在领导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执政本领,切实树立良好的执政作风,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
上一页:习近平同志在正定 下一页: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