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安仁八景之市心塔影 胡祖荣

2013-11-29 作者:姜舟斌 来源: 浏览次数:0

               安仁八景之市心塔影  
 
余江一中    胡祖荣
 
古镇锦江是安仁县历代县邑,名胜古迹甚多。其中孔庙槐荫,柳祠桧色,玉真墨迹,果老丹池,市心塔影,山后书声,锦江渔坊,黎浦商帆等安仁八景最具代表。这些名胜古迹背后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些名胜古迹多已被毁,那些美丽动人的故事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在现在锦江镇中心街、立新街、塔前街交汇处,曾立有一石塔。石塔是安仁县民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谢枋得克复安仁县而修建的。每当皓月当空,塔影映在市心,和周围店铺房屋的倒影交错,构成多种图案,饶有趣味。这就是市心塔影,也是已被毁的名胜古迹之一。
德祐元年(1275),元将伯颜率元兵大举攻宋。在此国家存亡关头,谢枋得挺身而出。朝廷特授谢枋得为秘书省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命他在信州团结军民,为抗元做准备。这年九月,朝廷又提升他为江东提刑,执掌兵权,并命令他在安仁县城设置提刑司衙门,召集溃军,沿信江设防,捍卫信州和饶州。谢枋得是江西省弋阳县新政乡儒林里人,曾师从安仁县崇义乡魁儒汤巾,又娶妻安仁县崇义乡东源李家宿儒李梅山之女,在江东深孚众望。他振臂一呼,八方响应,很快就召集了数千人马。十月,他和安仁县军民里应外合,一举攻下安仁县城,活捉了投降了元军的县令李景。这在南宋守军纷纷溃退或投降的形势下,是多么鼓舞人心啊。该怎样庆祝这一胜利呢?秋天的夜晚格外清朗,皎洁的月光照得地面如白昼一般。巡夜的义军在市心十字街口却见淡淡的、如尖塔的倒影,映在四围的墙面和大街的地面。市民们忽然醒悟:这不是提醒我们在这立塔以志吗?于是商户你一两我二两、市民你一钱我两钱地捐款,不到三天,就筹得银子一百多两。银子筹齐了,工匠请来了,石料买来了。安仁县军民像自家办喜事一样,选了个黄道吉日,放了一挂长鞭炮,欢天喜地动工建塔。
 
德祐二年(1276)正月,已经背南宋降元的大将吕师夔与万户武秀分别率军平定江东地区谢枋得还蒙在鼓里,以为吕师夔是带兵来协助他防守信州的。他高兴的亲自领着精兵出城前去迎接。出城五里,见远处有一队人马正朝安仁县城前进,谢枋得兴奋不已,怕两军产生误会,派前锋先行前往通报,大声呼谢提刑来了“谢提刑来了!”只见对方一支人马疾速前进,飞驰,到了宋军跟前刷刷飞射前锋猝不及防,纷纷中箭落马。谢枋得感到不妙,立刻指挥反击。可是敌军越来越多,宋军如何抵挡得住?箭镞已射到马前了,只能赶快回城去搬救兵
 
回到城里,谢枋得把战场上的情况向投奔自己的淮南名士张孝忠作了简单介绍,请他率领抗元义军,赶紧前往团湖坪(出锦江兰桥四五里)去迎战。张孝忠率军赶到团湖坪,宋军已被叛军击溃。他先组织几百名弓箭手,用飞箭压住阵脚。一个时辰后,义军的箭矢用尽了,叛军开始反扑。张孝忠一时兴起,大吼一声,挥舞双刀,一马当先,冲进叛军阵中,横冲直撞,砍杀叛军百余人。义军见主将冲锋陷阵,也一个个冲进叛军阵中,以一当十,杀得叛军哭爹喊娘。叛军抵挡不住,渐渐后退。义军正要乘胜追击,狡猾的吕师夔却派一支人马绕到义军的身后,乱箭飞矢,打得义军措手不及。义军将士纷纷中箭倒地,尸首遍野,血流成河。张孝忠也中箭落马身亡,他的战马跑回了城中。城墙敌楼上观战的谢枋得看见张孝忠的战马对左右说:他的战马都跑了回来,想必战败了安仁县城难以坚守,谢枋得只好撤军逃奔信州去了
 
谢枋得走了,安仁县城的市民不能走。他们严守城门,箭矢不足,就把石块搬上城墙垛口,做好打击入侵者的准备。吕师夔见安仁县城防守严密,竟沿信江绕安仁县城而过。德祐二年(1276)三月,元军占领南宋京城临安,南宋政权宣布灭亡七月,吕师夔挥进攻信州时,安仁县城才被他攻下。
 
抗击元军入侵的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纪念谢枋得克复安仁县的石塔还是如期完工了。它屹然矗立在安仁县城锦江镇的街市中心,见证了安仁县军民在民族英雄谢枋得的率领下,愤然抗击入侵者这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
 
据见过石塔的锦江镇老人们介绍,石塔不是很大,不足二丈见方;也不怎么高,只比四围两层的店铺的屋脊高一点点;楼阁式,六角形拆前基本完好。过日本(抗战时期)时日本鬼子的飞机多次轰炸锦江,市中心的店铺都炸成一片瓦砾,塔却丝毫无损,似有神护一般。
 
解放初期,锦江镇作为余江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又是南京军区空军留守处和江西省地质勘探第五大队的驻地,来往车辆很多,石塔成了“拦路虎”。迫不得已,只好把它拆掉。为了让后人知道这里曾有石塔,锦江镇便把塔正南面到孟津门沿信江河岸一片街道改名塔前街,以示纪念。
 
201284
           
 
上一页:孝烈桥 胡祖荣 下一页:黎浦商帆 胡祖荣